最近总听到同学们说,宿舍、教室的空调“不给力”,要么吹不出冷风,要么面板渗水,不少同学第一时间就想着打报修电话。其实很多时候,空调看似“出故障”,可能只是受环境影响,并非机器真的坏了,先别着急报修。今天就给详细说说,帮大家省点事,也让维修师傅少跑些冤枉路。
先说说大家最头疼的“空调开了没效果”。尤其中午太阳最烈的时候,明明把空调调到最低温,吹出来的风还是温的。这背后其实和室外机的工作环境有关:夏天中午气温常常突破30℃,被太阳直射的阳台、墙面,温度甚至能超过40℃。空调外机里的冷凝器,主要作用是散热制冷,一旦周围温度超过它的“工作阈值”,散热效率就会大打折扣,压缩机为了避免过载,会自动启动“过热保护”,看起来像是“不制冷”,但这并不是空调质量差——咱们学校的空调,设计参数是按照常规室内外环境调试的。
要是实在觉得热,不用急着找维修,试试这两个小办法:有条件的话,用喷壶给室外机喷点凉水(注意别喷到电路接口),帮它快速降温;
或者拉一块遮阳布,给室外机挡挡太阳(记得留足通风空间)。如果到了傍晚,气温降下来后,空调能恢复正常制冷,那就完全不用报修啦。另外,老师也建议大家,平时把空调温度调到26℃左右,既能保证舒适,又能减少室外机的工作压力,还能省电,一举三得~
再说说空调“漏水”的问题。最近有同学反映,空调面板、导风板上总有水珠,甚至偶尔会滴下来,担心是机器坏了。其实这大多是“凝露现象”,和天气潮湿有关:梅雨季或者刚下过雨,空气湿度特别大,空调吹出的冷风遇到湿热空气,就会凝结成小水珠,附着在面板和导风板上,就像夏天冰可乐瓶外壁会“出汗”一样,属于正常情况。遇到这种情况,用干布把水珠擦掉就行,不用慌。
但如果发现水不停地从内机往下流,甚至滴到地面形成水洼,那才是内机漏水的真故障,这时候再打报修电话就好啦。
还有一种情况,空调插电后没反应,这时候先别断定是空调坏了,咱们可以自己先排查一下:第一步看看插座有没有电,比如插个手机充电器试试,说不定是插座跳闸或者线路接触不良;第二步如果内机灯亮但外机不工作,可能是电压的问题——夏天大家都开空调,用电负荷大,有些区域电压可能会降到160伏左右,这样的电压低于大多数空调设计时允许的范围,电压不够,外机自然没法启动。这些都不是空调本身的故障,等供电恢复正常,空调就能照常使用啦。
最后,想和大家聊聊维修师傅们。夏天是他们最忙的时候,顶着大太阳跑遍各个教学楼、宿舍楼,衣服湿了又干,干了又湿,手上还得拎着重重的工具包。如果师傅上门后,检查发现只是咱们刚才说的“小问题”,没涉及机器故障,别忘了跟师傅说声“谢谢”——他们可能刚爬完几层楼,又要赶往下一个报修点,一句体谅的话,对他们来说就是很大的安慰。
如果空调确实需要维修,报修后也请大家多些耐心,别频繁打电话催促。师傅们手里的工单堆得厚厚的,从早到晚几乎没停过,可能此刻正在高空检修室外机,或者在赶去下一个宿舍的路上,急促的电话可能会让他们分心,带来安全隐患。
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大家分清空调的“真故障”和“假问题”,也让大家多理解一下维修师傅的辛苦~ 同学们记得互相转发提醒,咱们一起让校园生活更省心!
预约体验
电话咨询
成本计算
微信咨询
微信扫码
城市合伙人